|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 发展规划

淮阴工学院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苏政发〔2016〕79号)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苏政办发〔2017〕54号)精神,进一步细化落实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加快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内涵发展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优绩优酬,全力推进“淮工振兴”,全面实施“十个一流”,大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建设目标

学校办学定位更加精准,办学特色更加彰显,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建成一批国内知名、省内同类领先的学科专业,汇聚一批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师资团队,打造一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平台基地,产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和宽广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实现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

——2020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5年,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300名,4个学科达到省内同类领先,实现更名大学。

——2035年,4个学科达到国内领先,建成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2050年,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200名,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建成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

三、建设任务

按照“全面发力、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指标引领,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凝练特色、打造品牌”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以一流学科建设、一流专业建设、一流队伍建设、一流学生培养、一流科技服务、一流境外合作为重点,以一流党建工作为统领、一流文化建设为引领、一流智慧校园为支撑、一流治理创新为保障的“十个一流”建设。

“十三五”期间,“十个一流”的主要建设任务是:

(一)一流学科建设实施计划

实施学科建设“246X”工程,以省级重点培育和建设学科为基础,着力打造国内知名学科2个、省内同类领先学科4个、省内知名学科6个,形成一批深度对接区域产业行业学科群。实施硕士单位立项建设工程,按照省硕士单位立项建设规划要求,对照硕士单位及学位点申报条件,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各项指标高位达标。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紧紧围绕国家“特需项目”建设内涵,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一流专业建设实施计划

实施“2612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着力打造国内知名专业2个、省内同类领先专业6个、校级品牌特色专业12个;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实施专业设置优化工程,顺应新工科发展需要,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施校企协同育人“234”工程,每个专业建立2个以上校企合作示范基地、聘请3名以上企业兼职教师、与4个以上规模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实施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三)一流队伍建设实施计划

实施“翔宇学者”工程,引进国家级人才2名以上、省“333工程”第一、第二层次2-3人。实施“翔宇英才”工程,组织选拔国家级人才培养对象3名、省级人才培养对象20名,获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个。实施“翔宇先鸣”工程,每年引进培养博士100名,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实现青年教师导师配备全覆盖、青年教师工程(社会)实践全覆盖。实施“翔宇名师”工程,定期组织评选“翔宇师德标兵”“翔宇教学名师”“翔宇优秀辅导员”;加强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定期组织评选“翔宇岗位能手”,造就一批爱岗敬业、干事创业、恪尽职守的管理服务骨干。

(四)一流学生培养实施计划

实施思想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周恩来精神育人系列活动,加强“两礼一会”教育、“四爱”教育,上好校长第一课,积极打造精品主题活动。实施科创之星培育工程,开展科技活动月活动,每年获重要赛事国家级奖项不少于4项、省级创新创业竞赛二等奖以上奖项不少于50项,每年申请专利200项以上、授权专利50项以上。实施优秀典型引领工程,每年评选校长奖章获得者10名、优秀典型学生200名,考研录取率稳定在20%以上,实现招生录取区域领先。

(五)一流科技服务实施计划

实施平台建设提升工程,加强“矿盐资源深度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现有省级科研平台(智库)建设,新增国家级平台1个,每年新增省级平台1个。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每年获批国家级项目35项、省级项目60项、授权发明专利80项,每年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80篇以上、CSSCI源刊论文60篇以上、SSCI源刊论文5篇以上,年科研经费不低于8000万元,获批省部级科技奖3-5项,实现发明专利转化100项。实施社会服务“1111”工程,即1名校领导挂钩1个县区、服务10家企业、争取100万元以上科研经费,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六)一流境外合作实施计划

实施“留学淮工”品牌工程,获批立项省留学生“优才计划”项目,积极打造留学品牌专业,留学本科生规模突破400人。实施境外引智工程,每年引进外籍专家10名、打造境内外合作共建课程15门,建成专业国际化试点建设项目4个,积极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实施境外合作拓展工程,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实现每年教师境外研修80人、学生境外交流200人、新增境外深度合作单位5个。

(七)一流文化建设实施计划

实施精神文化引领工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将周恩来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践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训,弘扬“明德尚学、自强不息”淮工精神。实施书香校园建设工程,举办“江淮论坛”“翔宇讲堂”等高层次学术讲座。实施乐业校园建设工程,努力营造学生勤奋学习、教师勤于学术、职工勤勉工作的良好氛围。实施美丽校园建设工程,不断完善形象标识系统,建设校园主体景观,丰富校园文化载体。通过一流文化建设,把学校建成学习开心、工作顺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的幸福校园。

(八)一流治理创新实施计划

实施治理体系优化工程,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会参与”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实施综合改革推进工程,进一步优化组织机构,构建权责分明、管理有序、运行高效、活力迸发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岗位聘任制度改革、职称评审制度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以及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推行目标管理。实施管理效能提升工程,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提升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加强行政效能督查,保证学校各项决策政令畅通。

(九)一流智慧校园实施计划

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建成满足应用、物理冗余、信息安全的有线网络,建设覆盖全校的无线网络,实现校园网络无盲点;建成全校云数据中心。实施数据平台共享工程,建设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健全信息化标准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推进移动校园、网上办公建设,消除“信息孤岛”。实施网络安全防护工程,统筹推进站群系统建设,强化信息防护。

(十)一流党建工作实施计划

实施政治建设统领工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实施理想信念铸魂工程,加强理论武装,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实施素质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选人用人科学性,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实施党建创新强基工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打造党建“一院一品”特色;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施凝心聚力温暖工程,健全校领导联系基层制度,深入推进党员干部广泛联系师生。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党委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委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成立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筹协调、绩效评价和督促落实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跟踪指导、动态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建议。

(二)优化资源配置

着眼于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合理配置资源,加大精准投入,确保资源资金向重点建设领域和关键环节倾斜。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挖掘内部潜力,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多渠道汇聚资源。严格规范资金管理和使用,加强项目预算,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三)健全考评机制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强化目标管理,加大关键核心指标、标志性成果考评权重,突出建设实效,鼓励公平竞争,形成基于绩效、动态调整的支持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对任务落实情况、目标达成情况及时进行监测、评估。加强结果使用,将考评结果作为考核评优、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四)凝聚建设合力

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的关系,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升。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共同推进“十个一流”建设。积极宣传、广泛发动,激发全校师生员工积极性,努力做到全员参与、群策群力,形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合力。

附件:“十个一流”实施计划(2018-2020年)

一流学科建设实施计划

(2018-2020年)

一、建设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国家“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精神,遵循“突出重点、分层建设、分级管理、建设一流”的思路,对接区域行业产业需求,以学科方向凝练为引导,以学科团队建设为关键,以学科平台打造为支撑,以标志性成果产出为重点,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为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设目标

瞄准国内知名、省内同类领先,突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打造学科团队,夯实学科平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力争获批省优势学科1-2个,在建的省重点培育和建设学科高质量通过省终期验收,建设一批深度对接行业产业的学科群,形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达到省重点建设学科建设条件的学科5-6个。以服务需求为引领,以质量提升为关键,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培养规模逐年增加,获得省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1-2篇。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三、建设举措

(一)实施学科建设“246X”工程

建好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软件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作物学等5个省重点培育和建设学科,以此为基础,着力培育2个校优势学科使之成为国内知名学科、4个校重点学科使之成为省内同类领先学科、6个校重点建设学科使之成为省内知名学科,建设一批深度对接区域行业产业的学科群。紧密围绕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汇聚高层次领军人才,打造若干支撑学科发展的优秀教学与科技创新团队,产出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从培育特色入手,紧密依靠区域经济、文化、自然资源的优势,找准学科的资源和地域优势,重点打造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支撑帮扶,积极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走特色发展之路。

优化资源配置,着力加大学科建设经费向冲击博士、硕士学位点学科的投入,校优势学科按照项目驱动精准配置资源;着力加大依托省级学科平台形成的优秀教学与科技创新团队的经费资助力度;着力加大对依托学科产出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标志性成果的多维资助力度。

(二)实施硕士单位立项建设工程

按照《江苏省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2017-2023年)》要求,对照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相关学位点申报条件,重点围绕师均年科研经费、专任教师博士、硕士学位比例、师生比、生均财务经费等核心指标,围绕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标志性成果,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各项指标高位达标,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持续推进硕士学位点申报建设工作,加强资源整合,对标找差,提升建设水平;建立遴选竞争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学科积极申报学位点。

(三)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

紧紧围绕国家“特需项目”建设内涵,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对接。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严格执行研究生导师评聘标准,加强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严格执行研究生学位论文遴选和评阅标准,加大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力度、质量监控力度;加大国内、国际高校合作交流,与省内外硕士单位高校建立联系并成为研究生联培友好单位,扩大研究生培养学科专业数量和研究生联合培养规模。

(四)建立健全学科建设体制机制

完善《淮阴工学院学科特区建设管理与暂行办法》等学科管理文件,依据硕士单位及硕士点申报条件,制定更高建设标准,校优势学科按博士点基本要求建设,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按硕士点申报高标准建设。加大学科经费的有效投入,各类别学科按照项目驱动精准配置资源,校优势学科每个方向资助100万元,校重点学科每个方向资助30万元,重点建设学科每个方向资助20万元,重点扶持学科每个方向资助10万元。

一流专业建设实施计划

(2018-2020年)

一、建设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化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策应新工科建设,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建设、扬优培新、整体提升”的思路,在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品牌专业建设,选特选优、对标一流、聚力突破、打造品牌,着力打造一批国内知名、省内领先、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

二、建设目标

通过一个周期的建设,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打造2个国内知名专业、6个省内同类领先专业、12个校级品牌专业;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或评估。

(一)高水平教师团队。培养引进2-3名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名师、专业带头人,获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专业教师结构明显优化,教学、科研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教师团队影响力明显增加;教师国际交流或具有国际教育背景比例大幅提高。

(二)高质量课程资源。建成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左右、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左右,新增校企共建课程100门,课程上线总门数达到500门;省重点教材立项不少于15部。

(三)高层次教学成果。省教学改革项目立项不少于7项,力争重中之重项目实现突破;培育优秀教学成果,力争国家教学成果奖实现突破。

(四)高素质应用人才。每年获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优秀团队不少于8篇(个),其中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不少于1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增强,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每年不少于1500人次;取得国家、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人数比例大幅提升。

(五)多渠道发展空间。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积极主办、承办高层次教学论坛或学术会议。加强国际合作,建立与国际对接的课程体系,引进海外先进课程资源。加强学生境内外校际交流,具有国(境)外学习经历和多校园经历的学生比例显著提高。

三、建设举措

(一)实施专业建设“2612”工程

按照“做优、做强、做特”的原则,在继续推进国家、省、校三级品牌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遴选基础强、发展前景好的专业,重点投入、重点建设,打造2个国内知名专业、6个省内同类领先专业、12个校级品牌特色专业。按照“统筹谋划、逐步实施、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原则,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确保化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0个专业通过认证。

(二)实施校企协同育人“234”工程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每个专业建立2个以上校企合作示范基地、聘请3名以上企业兼职教师、与4个以上规模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及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整合资源建设国内领先的实践教学平台,创新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机制,推进产业学院建设。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重构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促进基础与提高、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相互协调,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实施专业设置优化工程

按照新工科建设理念,完善专业准入标准,制定动态调整方案,健全专业准入与退出制度,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新增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集中力量办好地方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建立完善专业预警机制,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对社会需求较少、招生就业困难的专业及时调整招生计划,直至停止招生。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专业集群,增强专业供给的集聚效应。破除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体制障碍,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校内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形成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科学设置新专业的机制。

(四)实施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优化课程建设标准,完善课程建设体系与运行机制,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5门、省级10门,开发引领行业发展的校企共建课程,建设具有鲜明特点的校本教材。聚焦课堂,推进教学模式与方法手段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推进教改项目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培育优秀教学成果,力争实现国家教学成果奖突破。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完善教育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造就创新创业人才。开展与境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学生互换、互访和学分互认,引入国际课程标准,增强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和国际化程度。每年获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不少于1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赛获奖不少于1500人次。

一流队伍建设实施计划

(2018-2020年)

一、建设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把“尊重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主线,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教师发展激励、教师能力提升及教师分类发展和转岗退出等机制,强化二级学院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主体作用,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师资队伍。

二、建设目标

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形成“定位明确、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衔接紧密”的师资队伍培养和支持体系。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开展校内优秀人才选拔培育工作,实现国家级人才项目突破,师生比、博士硕士学位专任教师比达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

三、建设举措

(一)创新人才多元引进模式

实施“翔宇学者”工程,引进国家级人才2名以上、省“333工程”第一、第二层次2人以上。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校院、校企、校地协同引进人才,推进事业编制、全职聘用、海外境外、流动岗位、项目合约、定制式等多种人才引进模式,构建和完善适合学校未来发展需要的多元化人才引进机制。落实“一院一策、一人一议”,提高引进人才与学科、团队建设的契合度,每年引进培养博士100名。

(二)完善教师多重培养体系

实施“翔宇英才”工程,结合国家、省、市各类人才工程项目,组织选拔国家级人才培养对象3名、省级人才培养对象20名,获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个。实施“翔宇先鸣”工程,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实现青年教师导师配备全覆盖、青年教师工程(社会)实践全覆盖。实施“翔宇名师”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定期组织评选“翔宇师德标兵”“翔宇教学名师”“翔宇优秀辅导员”“翔宇岗位能手”。加强与国(境)外高校合作,建立教师境外培养基地,不断加大教师出国(境)研修资助力度。

(三)建立人才多样薪酬体系

完善高层次人才薪酬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与教学、科研成果挂钩,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倾斜。对聘用的高层次人才和具有创新实践成果的优秀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月薪、日薪、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实行优绩优酬,最大限度将竞争性、激励性、约束性有机融合,激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人才队伍团队化建设。

(四)构建人才多维激励机制

完善职称评聘制度,改进职称评聘办法,建立聘任制、聘用制教授副教授、产业教授职务评聘制度,拓宽优秀人才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渠道,拓展优秀青年人才成长空间。着力优化岗位管理,实现教师分类评价、科学管理,强化绩效考核,建立相应的高职低聘、转岗退出机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分类考核制度,保证公平公正,保障岗位基础,激励广大教师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激励管理服务队伍各安其位、干事创业,最大程度体现各类人才价值,发挥各类人才作用。

一流学生培养实施计划

(2018-2020年)

一、建设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周恩来精神,坚持“以生为本、全面覆盖、彰显特色、协同育人、分类培养”的原则,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批不同领域的优秀典型人才。

二、建设目标

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生素质教育体系,顺应国家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着力培养有责任、有知识、有能力、有视野和有修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每年获重要赛事国家级奖项不少于4项、省级创新创业竞赛二等奖以上奖项不少于50项,学生每年申请专利200项以上、授权专利50项以上;每年选树优秀典型学生200名;获批市级以上“周恩来班”4个以上。

三、建设举措

(一)实施思想素质提升工程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改革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思政理论课育人效果。大力弘扬周恩来精神,持续开展“周恩来班”创建、“学恩来精神、创优良学风”主题教育活动,把周恩来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进一步彰显用周恩来精神育人特色。认真做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生表彰大会“两礼一会”工作,上好校长第一课,激励广大学生传承淮工精神,塑造精彩人生。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新媒体,着力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把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严格按照1:200的师生比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进一步提升辅导员能力素质,使每个辅导员都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学习生活的引路人。做好辅导员先进典型的选树,获评省级以上辅导员年度人物1-2名。

(二)实施科创之星培育工程

进一步优化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顶层设计,努力营造“科技引领未来、创新成就卓越”的创新文化氛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大赛等创新创业竞赛,加强项目培育和竞赛指导,学生每年获重要赛事国家级奖项不少于4项、省级创新创业竞赛二等奖以上奖项不少于50项。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扶持体系和校内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选拔机制,扩大立项和资助范围。引导学生申报各类发明专利,完善学生创新发明和科研成果奖励规定,做好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学生每年申请专利200项以上、授权专利50项以上。将创新创业实践导师工作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优化社团指导教师考核聘任、奖励制度。

(三)实施优秀典型引领工程

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注重优秀典型学生的培养与选树,每年评选“校长奖章”获得者10名、优秀典型学生200名。组织“校长奖章”获得者、学生校长助理、辅导员助理、优秀学生干部等各类典型学生到延安、井冈山等地学习培训、实践锻炼,组织开展“校长奖章”获得者等优秀典型学生校内巡回宣讲活动,发挥优秀典型学生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学生考研工作,学生考研录取率稳定在20%以上。完善生源质量提升机制,开展优质生源基地建设,不断提升生源质量,实现招生录取区域领先。

一流科技服务实施计划

(2018-2020年)

一、建设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学校“十三五”发展目标,坚持学科引领,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强化应用研究特色,打造应用科技平台,加强智库建设,承接高层次项目,产出高水平成果,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打造一流的科研团队,培育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产出一批省级以上成果奖,科研整体水平达到区域同类高校前列;科技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区域企业科技服务的人才和技术中心,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动力和智力支持;各项科研指标达到硕士单位申报条件。

(二)具体目标

1.科研项目:力争获批国家级项目110项以上;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180项以上,力争在重大科技专项和技术支撑计划项目上取得新突破。

2.科研经费:年科研经费到款额不低于8000万元。

3.科研成果:力争获国家级科技奖1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项以上,其中学校牵头的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5项;每年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80篇以上、CSSCI源刊论文60篇以上,授权发明专利240项以上,实现发明专利转化100项以上。

4.科技平台建设:加强国家级科研平台“矿盐资源深度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现有省级科研平台(智库)建设,新增国家级平台1个、省级平台3个。

5.科技创新团队:根据重点学科建设布局,培育3个左右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培育1-2个社科研究团队。获批3个以上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6.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主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全国性学术研讨会10次以上,选派老师积极参加国内外的高水平学术交流300人次以上。

三、建设举措

(一)实施平台建设提升工程

不断强化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学科带头人引进力度,着力建好“矿盐资源深度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新增国家级平台1个、省级平台3个。瞄准科学前沿和未来产业方向,结合国家重大产业需求和区域行业产业需要,建设特色鲜明、学科交叉、实力雄厚的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平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成果产出等方面的载体作用。大力推进省级以上科研平台等创新载体面向社会开放工作,充分释放科研平台潜在的科技资源,不断提升平台的社会服务能力。

(二)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不断完善科研工作奖励办法和科研工作考核机制,进一步优化科研管理制度体系,激励引导教师申报高级别、有显示度的科研项目和成果。加强高层次项目、高水平成果、高级别奖项的培育与支持力度,产出一批高水平、有特色、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为导向,瞄准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鼓励教师协同攻关以企业增效为标志的高水平项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大额经费横向科研项目,不断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做好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培育工作,获批省部级科技奖3-5项。

(三)实施社会服务“1111”工程

围绕区域产业需求,按照优势学科和县区支柱产业双向多点对接原则,大力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实施“1111”工程(即学校1名校领导联系1个县区,服务10家以上企业,每年到账100万以上科研经费),与淮安及周边地区全面建立紧密型合作联盟,与企业建立实质性产学研合作关系。制定产学研合作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完善社会服务运行机制,鼓励引导教师、二级学院主动与行业企业对接,开展联合科技攻关、产品研发和技术人才培训。加强分析检测中心建设,建好省级联合技术转移中心,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转移,转化发明专利100项,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率每年维持在60%以上。

一流境外合作实施计划

(2018-2020年)

一、建设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为引领,按照“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合作交流,引进优质资源,提高办学水平”的思路,瞄准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积极搭建境外合作平台,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充分利用各类优质办学资源,着力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专业建设国际化,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二、建设目标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辟更多国际合作交流项目,获批2个教育部合作办学项目,新增15所友好学校,各二级学院均与1-2个国(境)外友好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实质性合作交流关系,开展4个专业国际化试点建设项目,共建境内外课程45门左右,建立2-3个教师海外培训基地,每年教职工境外研修、交流与学术访问等达80人次,2020年具有境外学习经历的大学生比例达3%以上,招收本科学历留学生达到400人,获批立项省教育厅“优才计划”项目。

三、建设举措

(一)实施“留学淮工”品牌工程

加强留学生管理团队、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团队、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打造留学品牌专业,提升管理与教育水平,创新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中外学生同质化教学,获批立项省教育厅“优才计划”项目。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制定短期留学生特色语言文化教学方案,成立“汉语言文化推广中心”。扩大留学生数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优质本科生源,同时通过校际交流招收短期生或暑期游学生,到2020年,长短期留学生达600人次,本科留学生突破400人。加大硬件投入,完善留学生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增加留学生宿舍和专用教室。

(二)实施境外引智工程

出台引智政策,聘请外国文教专家、专业教师以及台湾地区博士来校任教。多途径多渠道引进外专外教,丰富师资国际化资源,每年引进外籍专家10人。结合学校优势特色专业,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国际化,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打造专业国际化试点建设项目4个。推进全英文教学试点,建设国际化专业和全英文品牌专业。引进国(境)外先进专业课程,聘请国(境)外专家学者合作讲授课程,构建国际化精品课程体系,每年打造境内外合作共建课程15门。结合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积极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

(三)实施境外合作拓展工程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加强与海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辟更多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全方位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空间,提升各类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探索开展合作的新途径、新模式,全面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质量,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每年新增境外深度合作友好学校5个,各二级学院均与1-2个国(境)外友好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实质性合作交流关系。分学科、分步骤、有计划地遴选教师境外访学、学术交流或与友好学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充分利用国家、省政府境外学习奖学金政策,遴选公派教师赴境外留学,每年境外研修教师达80人。广开渠道大幅提升学生境外学习率,通过落实政府境外学习奖学金项目、省教育厅暑期海外学习计划,选派更多的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每年境外交流学生达200人。大力支持品牌专业学生出境研修3个月或1个学期,鼓励非品牌专业学生境外学习。对于境外学习3个月以上的学生,学校给每生提供5千元的经费支持,免去一年在本校的学费和住宿费,学生所在的品牌专业配套给学生提供经费资助;支持政府暑期境外学习奖学金项目,政府资助每位学生1万元,学校配套补助1万元。

一流文化建设实施计划

(2018-2020年)

一、建设思路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周恩来精神”和“明德尚学、自强不息”的淮工精神,结合学校办学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实际,认真实施文化铸校工程,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努力营造包容进取、干事创业的文化氛围,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建设目标

围绕学校“十三五”发展目标,营造“格调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构筑“和谐向上、砥砺奋进”的淮工之魂,打造学习开心、工作顺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的幸福校园。到2020年基本实现:办学理念进一步明晰,淮工精神进一步彰显;权责体系和规章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运行规范高效;校园文化景观基本建成,文化设施进一步健全,校园传播体系运行高效;周恩来精神育人特色更加鲜明,在省内外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建设举措

(一)实施精神文化引领工程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针对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修订完善“十三五”规划、结合组织实施“十个一流”、结合党员干部、师生员工的思想实际,在学思践悟上下功夫、做文章、见成效。

深入贯彻落实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实施思想素质提升、课堂教学育人、文化阵地建设、管理服务育人、队伍建设保障、党建工作创新“六大工程”。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责任清单,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和责任落实。

对办学理念作进一步提炼、明晰,对用周恩来精神育人作进一步研究、阐释,对周恩来精神和淮工精神、校训作进一步融通、阐释。大力弘扬“明德尚学、自强不息”的淮工精神,积极践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淮工校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中国梦”和“爱党、爱国、爱校”主题教育活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师生员工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加强廉洁文化教育,进一步弘扬清正廉洁、奋发有为的良好风气。

(二)实施书香校园建设工程

开设“江淮论坛”和“翔宇讲堂”,定期举办各类报告和讲座,追踪学术前沿、拓展知识领域、汲取精神营养。每年举办各类主题讲座200场以上,其中高水平名家讲座10场以上。

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读书节等活动,研究宣传校史、广泛传唱校歌,进一步增强创新活力,陶冶道德情操,激发爱校情怀,丰富文化生活,打造活动品牌。

加强图书资源建设,优化图书馆藏结构,进一步改善阅读环境,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术研究、文化育人等方面的作用。发挥校史馆功能,使之成为传承淮工历史、展示办学成就、昭示未来发展的重要载体。

成立区域公民素质综合提升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人才优势,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开展区域公民素质综合提升研究。

(三)实施乐业校园建设工程

进一步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典型示范效应,教育和激励教师践行师德、严谨治学、教书育人。通过开展“周恩来班”创建和评选表彰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志存高远、勤奋好学、成人成才。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争当表率。

建立“校庆日”“校园开放日”和“校友返校接待日”制度,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建立和完善老领导、老同志、老教授史料档案。开展“推选淮工好人”“寻访淮工校友”活动。

开展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创建文明教室、文明宿舍、文明餐厅等基础工作做起,教育和引导师生员工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不断提高师生员工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程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法律素养,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归属感、自豪感、幸福感。

(四)实施美丽校园建设工程

完善学校形象标识系统,深入挖掘、精心提炼在办学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底蕴,使之在理念、行为和视觉上形成具有独特艺术魅力而又完整、系统、科学、规范的形象标识体系。出台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办法,规范使用学校名称、标准色、标准字体以及校徽、校旗、校歌等文化标识。

加强文化校园建设,加强文化设施、文化景观的规划建设,精心打造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场馆文化,推进教室、实验室等文化环境建设,规范文化环境管理。

加强新闻舆论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重点围绕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围绕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重大决策部署的进展情况,围绕贯彻执行重要规章制度的情况开展新闻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优化校园网功能,丰富网络文化内涵,增强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服务功能。加强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等校内媒体建设,使其成为展示学校风貌、进行对外交流、开展宣传教育、活跃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注重学校官方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建设,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流治理创新实施计划

(2018-2020年)

一、建设思路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根据《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江苏省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实施办法》和《淮阴工学院章程》的要求,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会参与”的内部治理结构,按照“人本化、协同化、精细化”的理念,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运行保障。

二、建设目标

在“十三五”期间,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初步形成具有淮工特色的学校治理体系与运行机制。主要分为三个目标:一是形成较为完善的学校治理体系;二是建立具有淮工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三是形成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

三、建设举措

(一)实施治理体系优化工程

坚持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落实《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办法》和《淮阴工学院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程序,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进一步明确权责边界,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

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强化章程在学校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方面的基础作用,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全面梳理优化现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机制,建立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相匹配的制度体系。

进一步完善学术治理体系。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专业建设、学术发展、学术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学术事务去行政化。积极向院系放权,向研发团队和领军人才放权,推进管理重心和学术权力下移。

不断创新协同治理体系。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外部治理环境。创新协同治理机制,成立校务委员会,充分吸纳社会主体参与学校治理,集聚优质资源,推动学校发展。

(二)实施综合改革推进工程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岗位聘任制度改革,修订完善定岗定编及岗位聘任办法;推进职称评审制度改革,修订完善职称分类评聘办法;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修订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建立人员总量核定、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促进各类人才分类发展、各安其位。

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权责相符、重心下移、统筹推进”的原则,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出台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和目标管理实施办法,强化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适应学校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组织机构。

深化科研及资产经费等改革。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修订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改进经费预算与使用管理,加大对学校内涵建设重点工作的投入,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实施《淮阴工学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完善资产使用管理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改革。

(三)实施管理效能提升工程

着力提升内部管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优化管理服务部门工作职责和运行机制,注重发挥其辅助决策、服务基层和督察督办的职能;进一步明晰工作流程,提升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提高管理绩效和服务效能;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和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保证学校各项决策政令畅通。

提高师生参与民主管理积极性。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和群众组织建设,不断健全师生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强化信息公开与社会监督,依法依规推进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等校务公开,保障师生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流智慧校园实施计划

(2018-2020年)

一、建设思路

遵循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律,立足建设、管理、使用有机统一,按照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应用驱动、共建共享,分类推进、深度融合,坚持以师生需求为导向,以应用普及为抓手,以信息化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优化管理流程和数据呈现为纽带,推进信息技术与学校发展全面融合,大力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提供基础支撑。

二、建设目标

到2020年,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信息资源处理能力、信息技术服务全面升级,各项管理工作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逐步实现“网络无所不在、数据无所不知、应用无所不包、业务无所不用”,广泛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泛在、融合、智能、安全的立体信息网络覆盖全校,建成特色鲜明的“智慧淮工”。

智慧环境。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可靠、有线无线一体化的泛在基础网络,全面支持下一代互联网,消除校园无线网络盲点。充分利用虚拟化、云计算技术构建安全、可靠、快捷的云数据中心,逐步实现学校私有云。推进校园物联网建设,构建智能安防、智能水电、公共广播为一体的物联网平台。校园资产、设备和能源调度实现智能化的跟踪管理,打造绿色、低碳、智能的智慧校园网络环境。

智慧管理。深入分析与梳理学校业务流、数据流,以人才培养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重组业务流程,制订校园数据标准集。完善公共数据、统一身份认证及信息门户三大平台,集成校园现有应用,完成教务、人事、学工、科研、后勤等核心应用系统建设,构建覆盖全校师生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体系。通过应用系统业务数据的同步与共享,打通学校的业务流与信息流,实现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智慧教学。通过泛在网络、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融合,打破过去固定教室、固定课程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随需学习;构建先进实用的智慧教学与学习中心,进一步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着力营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科学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验实训场所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智慧科研。构建数字化产学研信息平台,为全体教师提供快捷、全面、权威的信息资源,提供开放、协同、高效的数字化产学研环境。

智慧生活。构建便捷、高效的数字化生活环境和电子金融服务平台,实现校园一站式服务和自助服务。通过信息化校园平台的建设,集成校内各种应用系统数据及功能,基于信息门户、网上办事大厅等平台,实现校园教学、科研、管理、学习、生活等日常活动的一站式服务,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增强事务处理效率,提升师生满意度。

三、建设举措

(一)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原则,建设和完善信息化基础支撑环境。大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构建快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络基础环境。以提升网络综合业务承载能力为中心,建成满足应用、物理冗余、信息安全的有线网络,建成覆盖全校的无线网络,提高骨干网络和出口的带宽,消除学生宿舍网络与校园网的隔膜,积极推进向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推进校园网络收费模式改革,降低网络资费。建设全校云数据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共用,为“智慧淮工”提供可靠的网络和数据环境,有力保证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实施数据平台共享工程

建设数据中心共享管理平台,梳理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健全信息化标准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实现信息标准提出、审定、发布、维护、废止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全校数据的治理和管控,做好数据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优化数据标准,健全元数据、主数据管理,保持数据一致性。通过应用系统业务数据的同步与共享,打通业务流与信息流,实现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三)实施应用系统完善工程

按照学校智慧校园标准规范,以基础数据库为中心,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立足全局、加强协作、突出应用、强化服务的原则,以业务部门需求为导向,建设可靠、适用、先进、高效的应用系统。

(四)实施网络安全防护工程

按照国家网络安全、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从安全管理机构、制度和人员,到系统及运维安全等方面落实管理要求。强化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保证信息安全管理可控,技防措施完善,运维保障及时。

一流党建工作实施计划

(2018-2020年)

一、建设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建设目标

(一)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管党治党和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各级党组织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党建各项工作中。

(二)组织更加坚强有力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功能,不断提升二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三)干部更加奋发有为

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朝气蓬勃、团结协作,党员干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奋发有为,争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的氛围更加浓厚。

(四)党员作用更加突出

全体党员切实践行“四讲四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

(五)工作成效更加明显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建制度更加健全,党建文化更加浓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学校事业全面推进。

三、建设举措

(一)实施政治建设统领工程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开好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推动学校今后五年的发展。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四个服务”,以“一流党建工作”统领学校各项工作。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切实将学校打造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二)实施理想信念铸魂工程

强化理论武装。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师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与核心要义,真正学懂弄通做实,自觉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照党章,坚持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当好表率、做好标杆。

开展主题教育。坚持学以致用和学用结合,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全员学习,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学思践悟。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做优规定动作,做好自选动作。每年分批组织党员干部到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恩来干部学院等地开展理想信念主题教育。

抓好书记论坛。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方式,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书记论坛”,切实提升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党建经验交流。每年发表高质量党建研究论文8-10篇、立项党建思政类课题8-10项,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用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素质提升引领工程

选优配强干部队伍。不断增强选人用人科学性,以学校中层领导班子和干部换届为契机,科学选用各年龄段干部,加大年轻干部选拔。贯彻落实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着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完善干部任期目标责任管理制度,促进干部队伍水平整体提升。

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结合新形势下学校改革发展需求与干部工作需求,进一步强化定向培训,组织中层干部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干部教育基地和高校学习先进管理经验。进一步丰富教育培训形式,开展干部在线学习、专家讲座、国(境)外交流等活动,每年组织20-30人赴国(境)外交流,切实提升干部理论功底、业务素质、能力水平和国际视野。

优化干部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进一步细化干部考核标准,将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与任前考察、届中届末考核结合起来,试行多部门协同大数据动态考核办法,增强考核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针对性。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监督反馈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动力。

(四)实施党建创新强基工程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按照“双带头人”标准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实施教师党员先锋工程,引导教师党员树立先锋形象、发挥先锋作用、争当“三先三优”先锋。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实施学生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力争获评省市党建创新奖1-2项、党日活动优胜奖5-6项、优秀基层党组织3-4个、优秀党员3-4名、优秀党务工作者3-4名。

创建“一院一品”党建品牌。实施“互联网+党建”项目,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搭建党建网络平台、党务公开平台、支部生活平台和党务管理平台,构建更加开放、互动更强的党员教育体系,进一步凝练基层党组织特色,突出学院党员服务师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创建“做得实、叫得响”的党建品牌,以典型强化引领,激发党建活力。推进“一院一品”党建品牌项目创建,力争3年内创建10个左右“一流基层党委(党总支)”、20个左右“一流教工党支部”、30个“一流学生党支部”和40个“一流党员示范岗”。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强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学校党委每年与二级党组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以省委巡视整改工作为抓手,及时部署整改落实行动计划,形成党风廉政教育新常态。积极探索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德园廉政文化与警示教育基地、周恩来纪念馆等地方特色廉政教育基地,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成效。

(五)实施凝心聚力温暖工程

健全校领导联系基层“六个一”制度。全体校领导联系一个学院、联系一个省重点实验室或学科团队、联系一个县(区)、联系一名学生、联系一名民主党派负责人、联系一名学科带头人或海归教师,进一步促进和带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接地气聚人心,办实事解难题,着力营造良好氛围。

开展二级党组织开展“三结对一创争”活动。以“党团组织结对、党团组织负责人结对、党团员结对,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团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要内容,立足学校改革发展实际,进一步开创结对多样化形式,构建结对工作机制,努力培养复合型干部队伍,凝聚形成持久合力,推动组织工作开创新局面。

推进党员干部调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新载体和党组织活动方式,持续推进党员干部进教室、进宿舍、进食堂,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方式,构建长效机制,推进调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鼓励全体党员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现场解决实际困难,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

高水平淮安大学创建方案

为贯彻落实《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2021-2025年)》(苏政发〔2021〕14号)精神,进一步细化落实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加快高水平淮安大学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与办学水平,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实施“淮工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十个一流”举措,全面推进高水平淮安大学建设。

二、创建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校办学定位更加精准,办学特色更加彰显,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建成一批国内知名、省内同类领先的特色学科专业,汇聚一批教学科研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打造一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平台基地,产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培养具有爱国奉献的恩来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敬业乐群的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建成高水平淮安大学的发展目标。

(二)具体目标

通过2022-2023年的努力,对照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创新实干,确保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教育部规定,力争2023年完成淮安大学申报工作。

1.扩大培育规模。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校研究生数量达到1200人左右(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的5%),不断推进过程环节改革,提升培养质量。

2.优化学科布局。重点布局工学、管理学、社会学科等主要学科门类,形成以工学应用学科为主,多学科相互交叉,基础学科为支撑、农学为特色的学科体系;围绕优势特色学科,打造1个交叉学科。统筹推进硕士学位点申报培育工作,遴选发展基础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位点重点建设,确保到2023年硕士学位点达到10个以上。

3.聚焦国奖获批。实施国家级科技奖培育工程,完善成果培育产出机制,力争获批国家科技奖励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2项,实现国家级奖项新突破。

三、创建举措

按照“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彰显特色、打造品牌”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以一流学科建设、一流专业建设、一流队伍建设、一流学生培养、一流科技服务、一流境外合作为重点,以一流党建工作为统领、一流文化建设为引领、一流条件建设为支撑、一流治理创新为保障的“十个一流”建设。

“十四五”期间,“十个一流”的主要创建任务是:

(一)一流学科建设实施计划

实施学科建设“246X”提质工程,重点布局工学、管理学、社会学科等主要学科门类,形成以工学应用学科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基础学科为支撑、农学为特色的学科体系;围绕优势特色学科,打造1个交叉学科。实施硕士点拓展工程,坚持内涵发展,有效整合资源,科学谋划硕士学位授权点布局,硕士学位授权点增至10个以上。实施博士单位筑基工程,以现有省重点建设(培育)学科为基础,推进博士授权学科遴选培育工作。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深化“四维协同”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以上。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大学设置条件。(牵头部门:发规处)

(二)一流专业建设实施计划

实施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以省级品牌专业建设为引领,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为目标,全力打造“12N”(10个国家级、20个省级、N个校级)三级一流(品牌)专业体系。新增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专业数6个以上。实施“金课”建设工程,通过抓内容体系、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产教融合、示范引领等措施重构课程体系,打造国家级“金课”10门,省级“金课”30门,校级“金课”200门。实施重点教材建设工程,力争立项建设国家级规划教材1-2部,获省级以上优秀教材奖1-2部。实施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工程,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与质量保障体系,新增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牵头部门:教务处)

(三)一流队伍建设实施计划

实施人才队伍“1357”卓越工程,创新高层次人才引培机制,引进与培养国家级人才10人以上、省内外知名学科专业带头人30人以上、博士500人以上,持续推进7个翔宇系列评选工作。实施体制机制优化工程,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管理机制,优化职称分类评聘机制,深化激励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教职工发展与培育机制。实施人才服务暖心工程,着力打造“四心校园”,强化暖心服务人才理念。实施师德师风提升工程,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引领,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完善师德评价机制、师德监督机制和培训机制。(牵头部门:人事处)

(四)一流学生培养实施计划

实施思想素质提升“五大工程”,以筑梦、立德、导航、修身和安全为主要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周恩来精神育人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一课两礼三会”育人品牌效应。实施学生全面发展“六大项目”,落实创新创业训练、学业规划指导、菁英人才培养、素质教育拓展、社会实践服务和就业基层助推项目,实现重要赛事国赛金奖新突破,建成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强学生服务“六大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提升学生事务、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生资助、宿舍管理和艺术教育等管理服务育人水平。(牵头部门:学工处)

(五)一流科技服务实施计划

实施国家级项目提升工程,建设高端人才库,构建国家基金申报蓄水池,加大培育和奖励力度,创建良好科研氛围。实施国家级科技奖培育工程,完善成果培育产出机制,实现国家级奖项新突破。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完善合作共建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着力打造校城融合“1111”工程升级版,不断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实施国家级平台建设工程,加强现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建设,持续加强平台资源共享,完善平台分类评价体系,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牵头部门:科技处、社科处)

(六)一流境外合作实施计划

实施对外合作交流机制创新工程,持续建构学校“大外事”工作体系,稳步推进二级学院国际化发展水平,打造2-3个国际化示范学院。实施国际化师资队伍提升工程,拓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合作院校1-2所,协同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境外学习经历(1年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20%以上。实施国际化精英人才培养工程,实现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突破,拓展友好境外高校50所,打造1-2个国际化教学团队和2-3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深化“留学淮工”品牌建设。实施国际化科研合作拓展工程,加强中欧运河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等平台建设,在工程类学科领域新建2-3个高水平国际(或跨境)合作平台。(牵头部门:国际处)

(七)一流文化建设实施计划

实施精神文化引领工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四史”教育,进一步将周恩来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践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训,弘扬“明德尚学、自强不息”淮工精神。实施书香校园建设工程,举办“江淮学术论坛”“翔宇名家大讲堂”等高层次学术讲座,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实施幸福校园建设工程,着力打造学习开心、工作顺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的“四心”校园,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努力打造校友文化品牌,建成全国文明校园。实施美丽校园建设工程,不断完善形象标识系统,精心打造凸显办学特色的场馆文化。(牵头部门:宣传部)

(八)一流治理创新实施计划

实施治理结构优化工程,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会参与”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实施制度体系完善工程,修订学校章程,推进规章制度“立、改、废、释”,优化综合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根本制度稳定、基本制度完备、具体制度配套的制度体系。实施综合改革深化工程,调整优化机构设置,持续推进人才引聘、职称评审、薪酬分配和科研管理等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实施治理效能提升工程,持续优化运行机制,明晰工作流程,推进智慧赋能治理,提升管理服务的科学化、精细化、协同化水平。推动平安校园建设提档升级。(牵头部门:党政办)

(九)一流条件建设实施计划

实施校区功能优化工程,统筹推进大学生活动中心、科技大楼、工程训练中心、学生宿舍、食堂、游泳馆、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等建设和改造工作。实施实验室建设提档升级工程,按照大学科、平台式模式,加强跨学科、多学院共享共用平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支持相关二级学院与知名企业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和研究基地。全面实施5G+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多渠道引进社会资源,应用先进的5G技术,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泛在化基础环境,全面建成更高水平智慧校园。实施内控体系优化工程,进一步提升资源统筹配置能力,强化经费预算管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切实推动内控管理有力有效。(牵头部门:国资处)

(十)一流党建工作实施计划

实施政治建设统领工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实施理想信念铸魂工程,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深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翔宇党建强基工程,接续推进教育部党组“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省高校三级党组织“强基创优”建设计划,确保党支部标准化达100%,获批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和3个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实施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用好“五突出五强化”机制,推进“五抓五强”行动,加强激励考核与监督管理,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治理能力。(牵头部门:组织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推动成立省市淮安大学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促进省市共建淮安大学。强化学校党委在淮安大学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委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二)优化资源配置

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的关系,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升。统筹协调和合理配置资源,加大精准投入,确保资源资金向重点建设领域和关键环节倾斜。

(三)强化考核监督

围绕大学条件建设指标任务,不断完善学校考核激励机制,将指标完成情况与部门单位和个人考核紧密衔接,充分激发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干事创业活力与激情,汇聚大学创建合力。

附件:“十个一流”实施计划(2021-2025年)

一流学科建设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一、建设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水平学科平台、团队为支撑,以政策、经费综合配套为保障,以“对接需求、优化结构、交叉融合、彰显特色”为思路,推进学科建设;将学科体系的整体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的独特优势,将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并重的要求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主动面向产业需求办学,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大批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淮安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设目标

“十四五”期间,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以体制创新为抓手,系统谋划、整体设计,采取有力措施,着力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打造工学、管理学、社会学科等主干学科门类,形成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科与研究生教育全面达到更名大学的要求,夯实博士单位基础;研究生规模稳步扩大,导师队伍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培育质量不断提高,学科布局更为合理,学科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切实提升。

一是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形成3个主干学科门类,获批省优势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形成以省级优势学科为引领,省级重点学科为支撑,校级一流学科为基础的学科布局。

二是学位点建设高位达标。硕士学位授权点增至10个,确保达到更名大学的学位点要求;夯实博士单位基础,争取3个以上学科达到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条件。

三是研究生量质并举。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以上。

三、建设举措

(一)紧密对接产业发展,优化学科体系

加强学科顶层设计。继续深入实施学科建设“246X”工程,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建设,教学科研协同育人,优化学科布局,整合学科资源,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引领,有效整合学科资源,打造工学、管理学、社会学科等主干学科门类,形成以工学应用学科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基础学科为支撑、农学为特色的学科体系;围绕优势特色学科,打造1个交叉学科;在省级重点学科中培育博士学位授权点,在每个学院培育1个新的硕士学位授权点。

打造优势特色交叉学科。紧密对接地方“333”主导产业体系,瞄准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推动传统学科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围绕地方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在某一领域内凝练若干相互支撑、相对稳定、特色显著、优势突出的交叉学科方向,做优做特设计学、管理学、作物学等学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科等学科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培育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投入机制。紧扣国家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与学位授权点建设条件,科学谋划硕士学位点布局,以目标为导向,完善学科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建设格局。突出绩效导向,对特色鲜明、实施有力、进展良好、竞争力强的学科专业加大支持力度,形成资源配置与动态调整相一致的学科专业建设管理机制,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增强有效性、针对性和精准性。

(二)实施学位点拓展和博士单位筑基工程

拓展硕士学位点。“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材料与化工、交通运输、农业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工作,不断拓展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科领域,优化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专业结构,重点建设基础较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位点,确保到2023年硕士学位点达到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更名大学学位点要求,学位点布局合理,制订硕士学位点建设工作方案,统筹学院做好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增列工作,形成学科门类齐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

夯实博士单位基础。以现有省重点建设学科为基础,推进博士授权学科遴选培育工作。对照博士学位单位授权条件,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培育一批兼职博士生导师,实现专任教师博士化率、师均年科研经费、生均经费收入等高位达标;积极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积累高层次人才培养经验,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遴选建设2-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打下良好基础。

(三)推进过程环节改革,提升培养质量

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推进校政企所深度融合,产学研用四位一体,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国际化培养路径,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层次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校企“双导师”全过程指导。

推进研究生思政教育提质增效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积极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突出研究生课程思政科研育人功能,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不断增强“四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培养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具备端正思想品德、真才实学和优秀学术成果特征的高层次人才。

推进研究生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建设一批优秀研究生课程,凸显研究生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立足学科前沿、人才培养,精心组织,编写一批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高质量研究生教材;注重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设一批典型的优秀教学案例。

推进研究生学术与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深化“四维协同”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着力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科研创新实践大赛的参与度,积极鼓励研究生开展实践性、应用性创新研究,并积极参与省级以上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大赛;建立健全多样性、多层次、多阶段研究生创新实践激励机制。在评奖评优时,综合考核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创新成果、参与实践活动等情况,着力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

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推进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建立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基地,开展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培育创新精神;聘请国际专家担任联合培养学术导师,逐步建立起国际化的“双师型”导师团队;拓展培养专业学位点,积累培养国际留学生经验,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为更好国际开放办学打下良好基础。

推进研究生教育科教产教融合。高度重视产业教授的选聘工作,积极邀请产业教授全程参与研究生教育各项工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推进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重要智力支持;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基地建设及管理机制改革,积极设立校级研究生培养基地、省级研究生工作站以及优秀研究生工作站示范基地,构建研究生工作站建设体系,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着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水平

强化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全面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加强优秀导师和优秀导师团队评选工作,重视发挥优秀导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健全导师荣誉制度,大力选树优秀导师典型。

不断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强化教师队伍实践应用能力和团队化建设,通过实践调研、技术服务、项目开发,安排教师到知名企业挂职锻炼、轮训,提升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等工程素质。不断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加强导师团队建设与培育。建立健全导师培训体系,健全完善导师组制度,充分发挥团队集体指导优势,着力打造高水平团队。构建以“领军人才+团队”为基本构架的队伍建设模式,强化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注重年轻博士的培养,形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等跨学科、跨单位组建导师团队,联合指导研究生。

建立导师督查评价机制。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引导广大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发挥学术道德委员会作用,强化监督监管和师德考评,注重结果运用。严格导师选聘标准,明确导师岗位权责,优化导师招生机制,继续完善导师管理与评价办法,加强对导师的综合评价,建立导师岗位的调整退出机制。

(五)优化体制机制,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深入推进考试招生改革。坚持“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原则,严把招生关口,强化对学术志趣、科研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质的综合考察,全方位考核道德品质、学术潜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不断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严格监管的考试招生和考核选拔体系,拓宽生源选拔渠道,留住、吸引优秀生源,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考试招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严把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以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重点,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严把入口关、过程关、出口关,落实学校监管责任、二级培养单位主体责任以及导师第一责任人责任,发挥学校的主导性,调动培养单位的主动性和激发导师教书育人的主体性,充分体现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化、项目化和品牌化。

建立质量检查反馈机制。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评、管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做到导师“教”须尽责、学生“学”要扎实、评审专家“评”必从严、管理部门用制度“管”好过程。制定更加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反馈机制,压实管理部门、导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业方向负责人、学位评定委员会等责任,严格把控学位论文质量。对学术不端、学位“注水”等问题坚持零容忍,确保学位授予含金量。

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各类教育会议精神和最新文件,不断完善新时期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保障学科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进一步修订《淮阴工学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淮阴工学院研究生培养经费管理办法》《淮阴工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等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文件,提高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保障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有序进行。

一流专业建设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一、建设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聚焦内涵建设,聚力改革创新;全面实施一流专业建设,不断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建设,着力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淮安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目标

巩固现有专业优势,突出重点专业建设,优化整体专业结构。面向新兴产业,发展有竞争力的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专业,打造优势学科专业集群,持续提升专业内涵和专业建设水平。按照“做优、做强、做特”原则,结合专业认证(评估)标准,不断强化专业特色,逐步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体系。

三、建设举措

(一)实施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强化专业内涵建设

通过抓产业对接、抓专业集群、抓专业优化,以省级品牌专业建设为引领,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为目标,以持续推进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为手段,全力打造“12N”(10个国家级、20个省级、N个校级)三级一流(品牌)专业体系。通过政策导向和经费支持等有效措施,提高各级专业建设水平,增强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到“十四五”末,新增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专业数6个以上。

1.实施“产业对接计划”,推进专业转型升级紧密对接盐化新材料、新信息技术、智慧交通、特色食品等地方区域优势产业体系,整合优势资源,突出地方性、行业性特色,推进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认定一批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推动专业转型升级。着力培养适应地方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服务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实施“专业集群计划”,推进学科专业交叉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建设思路,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智慧交通、化工制药、食品生物、经济管理等专业集群,形成绿色化工、智能制造、生态农业等交叉学科专业。构建管理文学艺术专业集群,推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新文科”与“新工科”交叉融合,推动学校文科专业转型提升。

3.实施“专业优化计划”,推进专业动态调整坚持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抓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机遇,积极发展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集中力量办好地方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完善专业预警机制,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对社会需求较少、招生就业困难的专业及时调整招生计划,或停止招生;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专业。

(二)实施“金课”建设工程,提升资源建设质量

通过抓内容体系、抓课程思政、抓实践教学、抓产教融合、抓示范引领,重构课程体系。结合自身特色,创新组织形式,优化课程内容,提升人才培养改革实效。“十四五”期间,建设校级“金课”200门左右,省级“金课”30门左右,国家级“金课”10门。

1.实施“内容重构计划”,构建分类课程体系按照OBE理念和国家专业质量标准,主动策应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要求,增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一院一品”人才培养特色。采用“平台+模块+课程群”的形式,构建理论与实践、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分类教学体系。积极构建“校企联合、专创融合、科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厚品德、强基础、善实践、会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实施“课程思政计划”,形成育人协同效应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促进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构建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实践课各有侧重又同频共振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充实各专业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库,增强思政课程建设的丰富性。创新课程思政评价考核办法,推进全校课程思政建设课程全覆盖和教师全覆盖。

3.实施“创新实践计划”,推动实践教学改革聚焦综合实践毕业要求内涵,坚持基础与综合、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的原则,优化通识实践、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实践课程平台。校企协同开展课程体系优化、方式方法改革、资源条件建设、教学成效评价。构建“点-线-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保证机制。

4.实施“产教融合计划”,强化校企课程建设围绕化工材料类、电子信息类、交通运输类、食品生物类等专业集群,创新课程建设模式和教学组织形态,鼓励企业教师进课堂,深化产教融合,打通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推进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认定一批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

5.实施“金课引领计划”,建设优质课程资源紧密围绕国家、省级一流专业与校品牌(特色)专业工程与“四新”建设,遵循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标准,着力打造一流“金课”,建设优质课程资源。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广大师生提供“金课”教学资源。

(三)实施重点教材建设工程,发挥教材育人功能

进一步深化教材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持续提高教材建设水平。“十四五”期间,优秀教材选用比例不低于50%,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选用比例不低于60%;立项建设校重点教材100部、省重点教材不少于25部,其中每个国一流专业出版省重点教材不少于2部,每个省一流专业出版省重点教材不少于1部;力争立项建设国家级规划教材1-2部,获省级以上优秀教材奖1-2部。通过五年努力,学校教材建设全面加强、教材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教材质量显著提升,育人功能充分彰显。

1.实施“思想引领计划”,强化教材育人功能坚持把教材作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强化思想引领,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教材始终,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立足中国实践,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着力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教材的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功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实施“管理强化计划”,提升教材管理水平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课程思政要求,坚持学校党委对教材工作负总责,不断完善学校教材的课程组-学院-学校三级管理制度、学院-学校-省-国家四级建设制度,切实加强教材编审与选用管理,严格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要求,严格遵守境外教材选用管理规定,严把教材政治关和学术关,不断健全学校教材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进一步提升教材建设管理水平。

3.实施“内容创新计划”,丰富教材知识体系把握教材建设规律,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面向未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面向行业企业需求,坚持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加强校-校、校-企、校-出版社的合作,充分吸收学科前沿理论、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着力实现先进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学体系向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转化,不断丰富教材知识体系,着力增强教材的科学性、前沿性、应用性、实效性。

4.实施“形态拓展计划”,推进智慧教材建设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坚持纸质教材和数字化资源一体化设计,借助二维码、AR、移动设备端等网络信息技术,融合线下与线上、课内与课外、现实与虚拟、当下与未来,充分发挥纸质教材体系完整、数字化资源呈现形式多样和服务个性化等优势,不断拓展教材形态,着力推进以传统纸质教材为核心、数字资源相配合的智慧教材建设,助推“课堂、课程、课本”向“网络资源、微课、智慧课堂”的转变和“互联网+教育”的实现。

5.实施“标杆选树计划”,强化示范引领作用以正确导向、质量为先、评建结合为原则,开展校级教材建设奖的标杆选树工作,注重发挥优秀教材的示范作用,更好引领学校教材建设的方向,推动更多教材建设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带动学校教材质量整体提升。制定出台《淮阴工学院优秀教材评选与奖励办法》,启动实施校级教材评优、校级教材建设与管理先进集体与个人评选工作,在校级教学成果中增设教材建设专项奖;积极组织申报省级、国家级教材奖,加大对获评省级、国家级重点教材、规划教材、精品教材等教材类奖项和研究课题的激励力度。

(四)实施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工程,强化创新实践培养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围绕教学模式改革、校企资源共建、实践能力提升,实施“协同共享”“标准对接”“资源集聚”“能力强化”四项举措,共定培养目标、共商培养方案、共建教学资源、共管教学过程、共评培养成效;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实施校企协同培养,全面提升实践教学成效。到“十四五”末,新增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

1.秉持“协同共享”理念,推进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出台平台机制创新文件,优化校内外基地建设成效考评机制,完善校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机制。围绕课程、基地、实训、评价等教学元素和技术、场地、设备、人力等校企资源,将行业企业资源要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开展“1+X”证书试点、第三方技能等级认定等工作。开展校内毕业设计论文评优、抽检工作;以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培优计划为点,保证优良率;以强化过程管理为线,保障整体质量;以质量监控为面,充分利用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确保100%合格。

2.实施“标准对接”计划,构建实践课程资源平台将企业最新技术元素融入实践教学内容,积极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提高“三性”实验项目比例;将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专利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案例,建设综合实践训练案例库。鼓励教师把企业真实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提高生产实践型毕业设计(论文)的比例。校企共建实践教学特色课程,分层递进开展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实践类一流课程建设。

3.实施“资源集聚”计划,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引领,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育中心)为重点,全力推进专业实验室(中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等实践资源平台建设。融入企业技术、场地、设备、人力资源,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依托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以学校、地方政府、产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用人单位为共同主体的现代产业学院。

4.实施“能力强化”行动,构建工程综合实践平台将行业产业标准融入实践教学内容,将技术技能培训嵌入实践教学体系;面向设计、生产和运维等岗位的能力要求,聘任产业教授和企业技术骨干,依托校内教学实训岗和企业生产实习岗,双岗交替开展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依托校内专业实验室构建虚拟企业课堂,依托校外实习基地搭建实境教学课堂,开展情景式综合工程实践。开展“一专一技”建设,每个专业至少有一个技术技能培训岗位。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五)适应数字教育战略,打造教学数字化体系

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支撑毕业要求能力达成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技术方法为手段,构建包括课程、教材、实验、教研、资源、管理决策等模块的教学数字化体系,主动适应人才培养的质量多样化、学习终身化、培养个性化、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1.实施“技术融合计划”,推进课堂模式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教育技术水平。将“互联网+”引入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改革,依托可视化教学平台建设,建立教学资源库和网上课程中心,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推进混合式课堂、虚拟企业课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泛在化学习环境,应用翻转课堂推进小班化、探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改革,满足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应用技术能力培养,完善学习考评制度,注重形成性考核,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课程考核模式。

2.实施“数字设施计划”,构建智能教学环境面向教学活动实际需求,分阶段推进智慧教室建设和教学设施信息化改造。建设研讨式、自主录播式智慧教室,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在多种教学模式之间自由转换,拓展教学空间。依托专业实验室建设,构建智能实验室环境,开展教师自制实验室设备(仪器)立项建设,为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开设虚拟实验课程提供智能教学和实践环境。

3.实施“转型升级计划”,实现教学数字管理依托各级一流“金课”建设,积极开展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大力推进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构建分布式网络实验环境,拓展网络化实践教学空间,开展“网上做实验”教学活动。基于现有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等数据资源,加强教学状态大数据分析,重视数字化资源平台体系建设,实现教学数字化转型。

4.实施“组织建设计划”,提升教师信息能力依托专业教研室、虚拟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师生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基层教学组织,推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在学校层面,通过完善教学硬件、更新教学软件、组织学习培训、强化考核激励等手段提升教师能力;在组织层面,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通过召开会议或小范围论坛、教研活动研讨等办法提升教师能力;在个人层面,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培训进修、团队合作、竞争竞赛等方法提升自身能力。

(六)优化创新实践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抓品牌项目、平台提升、导师培育三大工程,进一步优化创新实践体系,切实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1.实施“品牌项目工程”,重构双创实践体系结合国家、省级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竞赛活动,以专业竞赛和双创大赛为两驱,实施“一核两驱”品牌项目提升工程,构建“学训赛创、四维联动”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开展“一专一赛、一院一品”学科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以“大创项目”为抓手,继续推进“国家-省-校-院”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体系建设,实施创新创业训练“双百计划”。

2.实施“平台提升工程”,打造协同创新平台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打造特色创新工作室;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依托,构建“种子-破土-孵化-产品”的链条式学生创业服务平台;依托双创学院(翔宇学院)、台创学院,建成集教学区、创新区、孵化区、成果展区、路演厅、导师工作室、台籍教师工作室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共享创新平台;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海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协同育人机制。

3.实施“导师培育工程”,强化双创团队建设建立由校内导师、双创教育专家、行业专家、企业家、优秀校友、投资人等多方组成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积极组织高校教师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不断扩充创新创业导师库。通过“选、挂、引、聘”的方式,培育一支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立创新创业导师选聘培养、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七)健全持续改进机制,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坚持“学生中心、多维一体、持续改进”理念,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按照目标监测与过程监控有机结合的工作思路,实施多主体协同、多节点衔接、多维度融通的全方位立体化监控;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平台,开展核心数据的常态化监测,推进质量监控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不断提高监控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完善质量监控反馈机制,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和稳步提升。

1.完善评价体系,健全持续改进机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聚焦人才培养的重点环节与核心要素,完善内部质量评估制度,实施多元评估、多维评估,健全本科教学自我审核的常态机制。强化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完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等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对本科教学及专业发展的常态跟踪。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办法,构建师德师风、教学投入、教学过程、教学成效“四位一体”综合评价体系,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强化过程监控,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健全本科教学质量标准,推动国家质量标准的具体化、校本化,构建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达成的质量标准体系。优化全过程、全方位、信息化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营造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教学质量文化,优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一流队伍建设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一、建设思路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深入推进一流队伍建设,以学科领军人才引育、优秀团队培育和青年英才培养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人才队伍。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学生工作队伍、管理服务队伍和专任教师队伍建设,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淮安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建设目标

通过“十四五”期间建设,人才队伍数量更加充足、结构更加优化、层次更加凸显、师德师风更加纯正;形成学生工作队伍、管理服务队伍与专任教师队伍相协调发展的培育和支持体系。依托省、校级重点学科平台,建设一支国家级、省级人才工程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推进校级优秀团队培育和省级科技(哲社)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依托国家、省“双万计划”专业和校重点专业平台,汇聚优质师资,引育一批专业带头人。进一步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信息化水平、工程实践(社会实务)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增加“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三支队伍育人水平以及管理服务队伍治理创新能力。

三、建设举措

(一)实施人才队伍“1357”卓越工程

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聘机制。坚持引育联动、质量为主,推进人才引聘制度改革,动态调整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一院一策”“一人一议”机制,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业绩和贡献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聘制度,构建相关部门协同人才引进考核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海外人才引聘力度,在学科领军人才引进上取得突破。多渠道引聘国家级人才,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科专业建设。

完善人才队伍“1357”卓越工程运行机制。健全国家级人才引育机制,引进与培养国家级人才10人以上;制定并实施“一流学科”带头人、“双万计划”专业负责人遴选与培育办法,建立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滚动培育机制,引培省内外知名学科专业带头人30人以上;实施博士人才“引育并举”策略,出台海外人才引聘政策,建立学校、学院与教职工联动引聘海外人才机制,举办“先鸣”高端人才论坛,每年引进与培养50名左右博士;深化翔宇系列人才评聘与选树机制,加大翔宇优秀团队培育力度,完善省级科技创新(哲社)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的选拔与考核机制。

(二)实施体制机制优化工程

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管理机制。科学核定各部门、单位的岗位数,形成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制定岗位设置分级条件,重视聘期考核结果,形成能上能下、择优上岗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学校事业发展。

进一步优化职称分类评聘机制。破除五唯,实行分类评审,突出在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中的贡献评价,优化评优评先机制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机制。修订完善专业技术职务分类评聘办法,将学科组评议环节下放到二级学院,逐步推进二级学院权责利相一致的运行机制,促进院办校格局的形成。

进一步深化激励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体现人才价值的分配制度,分配重贡献、重实绩,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关键岗位倾斜、向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团队倾斜,重奖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同时注重公平,让广大教职工共享学校事业发展的成果。发挥分配制度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修订《淮阴工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实施办法》的配套文件,完善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制度,进一步推进二级管理,体现优绩优酬,实现管理中心下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师资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完善教职工发展机制和培育体系建立常态化、制度化校本培训机制,健全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机制,持续推进教职工海内外进修、研修机制,完善翔宇系列人才培育与选树机制,推进校企融合师资培养机制。构建教职工学历研修与业务进修,教职工长期进修、研修和短期培训,教职工校内培育和校外培育,团队培育和个人发展以及教师科研教学能力和课程建设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育体系。

(三)实施人才服务暖心工程

深入推进“四心校园”工程。持续开展新学期暖心第一课、教师节慰问、教职工集体生日沙龙、教职工荣休谈话等活动,稳步增加教职工收入,努力倍增教职工归宿感、幸福感和获得感,着力打造“四心校园”,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强化暖心服务人才理念。弘扬团队“亮剑”精神,扮靓暖心服务型部门。开启人事工作业务公开化、流程化工作模式。秉持服务态度正、服务意识强、服务质量高的服务理念,为教职工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

(四)实施师德师风提升工程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广大教师牢记立德树人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按照德才兼备、师德为先的要求,建立教育、规范和引导机制,将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要求融入教师日常工作生活全过程。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组织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领导作用;突出师德师风建设第一标准,将师德师风作为引进入职、聘用聘任、考核晋级、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的首要条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深化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教师发展培训机制,深入推进师德师风正面引导和优秀典型激励机制;优化师德师风监管督查机制。

一流学生培养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一、建设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以大力弘扬周恩来精神,推进优良学风建设为主线,培养新时代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深化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全方位提升服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为党和国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建设目标

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夯实。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踏实修好品德;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立志成才的坚定信念和奋斗精神。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充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组织开展类型丰富,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达到以文化人、以礼化人的育人效果。优良学风校风进一步彰显。学生全面践行校训,弘扬淮工精神。学习周恩来精神、创建优良学风成效显著,学科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成绩取得新突破,研究生考取率进一步提高,就业率稳定在全省高校前列,人才培养满意度高。班团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强班团一体化建设,把团的组织生活与学业进步、实践锻炼、社会参与相结合,创新开展“三会两制一课”。优化“周恩来班”创建机制,深化翔宇创新精英班建设工作,打造不同类型的班团先进典型,提升班团建设的创新力和活力。服务学生体系进一步完善。坚持“学生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在学生服务平台方面建强“六大中心”,服务学生的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学生工作队伍进一步建强。优化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体制机制,配齐配强辅导员和班主任,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业务培训和工作考核,推进交流轮岗,形成科学有效的“进退”机制。

三、建设举措

(一)实施“五大工程”,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的筑梦工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用“中国梦”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类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落实好“三进”工作。拓宽理想信念教育载体,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精心打造“一课两礼三会”育人品牌。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推进实践育人。

2.以周恩来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立德工程深入推进用周恩来精神育人,培养学生爱国奉献的精神品质。撷取周恩来精神中“立志”“求实”“律己”“为民”四个精神品质,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持续推进“学习周恩来精神、创建优良学风”活动,组织周恩来班评选,选树、宣传各种类型的先进典型,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3.以学业职业就业创业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导航工程重视学生成长成才引领教育。以学生职业、就业和创业等课程教学为抓手,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全程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以职业生涯规划、创业计划大赛等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业观、就业观。以“五率联动”推进学生考研工作,提升考研工作整体水平。

4.以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修身工程重视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在学生中深入开展以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爱校荣校等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制定学生课堂文明、宿舍文明、校园文明、就餐文明、网络文明、阅览文明等规范要求,全面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5.以安全法纪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工程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完善学生安全法纪及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教育引导学生强化安全、法纪意识,健全应急处置预案。组织法律宣传月活动,增强学生法纪意识。组织平安校园活动,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危机预防干预,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二)落实“六大项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聚焦高水平学科竞赛,以“互联网+”“挑战杯”等重要赛事为导向,以创新创业学院为基地,以科研立项为基础,以创新学分认定为抓手,强化项目训练,精心培育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业大赛作品,全面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2.学业规划指导项目全面开展大学生学业规划,为学生实现学业目标确立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充分发挥学业导师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唤醒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树立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学生学业导师队伍建设,做实学业规划指导工作。

3.菁英人才培养项目依托菁英学校,推进菁英人才培养。稳定菁英人才培养规模,每学年在一年级学生中选拔150名优秀学生,开展为期3年的培养工作。以“青马工程”培养为引领,提升菁英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快推进菁英学校教学、实践等环节改革,不断总结“菁英学校”办学经验,加强菁英学校毕业生库建设和成长跟踪。

4.素质教育拓展项目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和课内外一体化的大体育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的社团建设和场地建设,通过课内外系列教育和引导活动,培养思维开拓创新、个性充分发展、能力综合全面的高素质大学生。

5.社会实践服务项目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项目。重视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壮大学校志愿服务力量。打造社会实践品牌,提高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覆盖面和活动效果。

6.就业基层助推项目鼓励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社会。重视“西部计划”“苏北计划”“应征入伍”等专项组织工作,畅通服务通道。培养学生基层就业的素质能力,解决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后顾之忧,建立对基层就业学生群体定期回访制度。突出舆论引导,营造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

(三)建强“六大中心”,提升管理服务育人水平

1.建强“线上+线下”协同化的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搭建面向学生综合服务的工作平台。完善学生事务中心功能,为学生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生事务咨询及办事服务窗口。提高学生事务服务效率,加强对学生事务服务的质量考核,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2.建强管理服务精细化的就业指导中心精准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确保就业服务不断线、方式有创新、举措有实效。不断加强优质校园招聘企业库、校友企业资源库建设,拓展岗位供给。充分利用“就业那些事”“淮工就业服务”“百企进校园”等系列校招服务平台和江苏省91JOB智慧就业、学校就业网、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开展工作,为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保障。

3.建强心理健康实效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以“成长相伴、心灵护航”心理关爱工程为抓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创新“3·20”心理健康周、“5·25”心理健康教育月、“1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活动组织,健全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干预、控制、跟踪一体化的预防体系,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配齐配强心理健康教师。

4.建强资助工作精准化的学生资助中心完善“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和“全员覆盖、全程受助、全面受益”的助困网络,按照资助对象精准、资助标准精准、资金发放精准的总要求,全面推进资助工作精准化。着力打造“春夏秋冬四季永助”资助育人品牌,形成具有特色的“资助体系全、精准发力准、帮扶力度大、服务关怀浓”的资助体系。

5.建强公寓服务人性化的宿舍管理中心坚持人性化服务理念,制定标准化学生公寓建设方案,全面提升宿舍硬件条件、环境卫生、文化建设、人员素质,优化宿舍管理的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规范。经常性开展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开展“最美宿舍”“最美宿管阿姨”评选活动,形成充满关爱、温馨和谐的公寓氛围。

6.建强审美教育全员化的艺术教育中心完善艺术教育中心服务功能,坚持以“普及高雅艺术,传承优秀文化,推进文化建设”为目标,将引进高水平专业演出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打造艺术类课程教学、学生艺术实践和高水平艺术欣赏活动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大课堂。重视艺术教育中心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美育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流科技服务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一、建设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围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淮安大学建设目标,建立完善学科领域、平台、团队一体化发展激励机制,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服务发展战略,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应用型科技创新服务为主攻方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重点,以科研技术创新为突破,以科教深度融合为路径,强化国际合作交流,打造高端科技平台,承担国内外高层次项目,产出高水平成果,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淮安大学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增强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整合资源,凝练方向,以学科为龙头,以平台为载体,以团队为抓手,推动学科领域、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评估考核体系,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平台内涵,打造一流的科技创新服务团队,培育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到2023年,力争达到更名淮安大学的国家级科技奖项要求。

(二)具体目标

1.科研项目:获批国家级项目300项以上(其中理工科260项以上,社科40项以上),参与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项;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500项以上(其中理工科400项以上,社科100项以上),力争获批省优青项目1-2项,在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和技术支撑计划项目上取得新突破。争取100万元以上横向项目5项以上,500万重大横向项目2项以上。

2.科研经费:到2025年学校科研经费突破6亿元,力争达到6.5亿元。

3.科研成果:获批国家级科技奖2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0项(其中理工科30项,社科10项,省科技一等奖2项以上,省哲社一等奖1项以上),发表高水平A-F类论文2000篇以上,其中理工科1400篇以上,社科600篇以上;出版专著80部以上(其中理工科10部以上,社科70部以上)。授权发明专利数量达到1200件以上,专利转化300件以上,各类成果转化率80%以上。

4.科研平台建设:力争获批2个国家级研发平台、6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及3个省级社科平台(智库)。拓展平台类型,积极申报军民融合、对台科技交流等平台项目;提升现有平台建设水平,促进平台内涵建设,提高平台对优秀科技人员的吸引力,做深做实乡村振兴研究院。配合推进学校科技大楼建设。

5.科技创新团队:围绕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要求,鼓励学科交叉,组建50-60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重点打造10-15个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形成2-3个层次清晰、梯队合理、富有团队活力的高水平社科研究团队,成立5-6个技术经理人服务团队,获批5个以上省优秀科技(哲社)团队。

6.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主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全国性学术研讨会20次以上,选派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的高水平学术交流400人次以上。

7.科技服务:社会培训人次超过100000人次。鼓励申报科技副总150名以上,选派100名博士前往地方挂职。省级以上智库成果2-3项。实现“1111”工程苏北全覆盖。

三、建设举措

(一)实施国家级项目提升工程,创建良好科研氛围

1.建设高端人才库,构建基金申报蓄水池。集中力量引进国家杰青或优青领衔的高层次团队、领军人才或者具有领军人才培养潜力的高端人才,依托学科、平台,重点打造科研团队,牵头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

2.利用绩效和职称两个抓手,形成政策激励的组合拳。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学科考核中加大国基指标的考核权重,对获批国家基金的老师享受绿色通道。以培育国基面上项目为重点,提高相应的奖励力度。

3.“四位一体”压实责任,做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四位一体”压实责任,做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学校指导”“学院服务”“学科落实”“内外联动”四个方面进行层层压实,层层推进,上下监督,内外并举。按照“申请人—团队—学科—学院—评审专家—学校—申请人”的流程对基金项目申请书层层把关。

4.进一步加强“走出去、请进来”,创建良好科研氛围。鼓励骨干教师参加本领域高层次会议,充分利用承办会议、学术交流、实验室建设、学科和专业建设、项目论证等各种活动,邀请评审专家指导交流,以此为契机反复修改和完善申请书。

(二)实施国家级科技奖培育工程,促进重大成果产出

1.完善成果培育产出机制。建立校内科技成果培育联席会议制度,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成果导向、质量导向,营造潜心研究、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成果的学术氛围。

2.聚焦优势资源,加强与外单位交流合作的主动性。坚持校内校外双向发力,积极夯实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的合作基础。

3.积极谋划,实现国家级奖项新突破。根据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不同特点,厚植重大成果产出的良好土壤,早布局早谋划,补短板、固底板,力争实现国家级成果奖和省部级一等奖的突破。

(三)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1.完善合作共建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定《合作共建工作管理办法》,有效整合和统筹协调全校科技资源,建立有效的合作共建工作机制,精准服务,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合作协议得到落实,进一步推动校企、校地合作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通过“专利拍卖”“揭榜挂帅”等方式,利用项目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等形式,鼓励教师走向社会,主动与企业对接,不断提升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水平和能力。

2.建立一支人员专兼结合,内外协调的服务队伍。以省级联合技术转移中心为依托,在淮安市及周边各县区设立分中心;派遣科技镇长团、技术经理人、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与各县区职能部门和企业无缝衔接,形成一中心“5+2”内外联动的融通机制。

3.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形成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组织专业团队对我校技术经理人、科技副总等科技服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促进成果转化“无障碍”;通过政策激励教师研究“接地气”,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由“资源整合”向“服务链集成”转变,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4.加强优秀成果评选推广和科技服务奖励机制。注重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布局和成果转化评估,将成果转化纳入科研单位的创新能力评价考核。制定合理的成果转化考核奖励政策,定期评选优秀成果,表彰优秀科技人员。

5.着力打造校城融合“1111”工程升级版。围绕淮安市和区域战略性产业发展需求,结合我校平台、学科和专业优势,建立“平台对接县区、团队对接行业”的新型服务模式,推动平台持续精准服务地方,增强学校城市区域属性,实现校城共生共融。

(四)实施高层次平台建设工程,提升平台建设水平

1.加强内涵建设,完善平台分类评价体系。围绕不同平台的建设目标,对各平台实行分类考核、分类评价,完善国家、省、市、校四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提升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内涵建设,推进高水平实质性国际科技合作,推进各平台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产业园区等合作共建,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平台建设有效机制,不断提升平台建设质量。

2.争取外部资源,积极拓宽申报渠道。基于学校现有省级以上平台资源,围绕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与现代农业等产业,加强与各级主管部门的沟通,积极申报科技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

3.借助省市科技政策,持续加强平台资源共享。完善平台共享体系,加快推进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挖掘企业科研需求,扩大服务企业范围,利用省市级科技创新券政策开放省级平台的科技资源。积极为企业等创新主体提供技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充分释放平台服务潜能。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各类科研平台面向研究生及本科生开放的长效机制,让学生接触前沿科研成果,提升科研能力。

4.共建新型科技平台,提升协同创新能力。聚焦农业农村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问题和重大需求,做深做实乡村振兴研究院,促进淮安农业提档升级。结合现有平台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积极促进我校与上市公司、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五)优化科研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1.以科研政策为牵引,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完善《年度科研工作考核办法》《聘期科研工作考核办法》等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制度。进一步修订科研考核办法,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公平性。通过政策引导激发科研人员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教师的科研潜能。

2.探索评价方法,构建科研活动分类评价体系。持续落实贯彻科改“30条”,探索新时期我校科研项目和代表性科研成果的分类评价体系。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审和绩效评估体系,根据不同类型项目及成果的特点,细化评价指标体系,提高科研评价活动的公开性和开放性。

(六)打造高水平科技团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1.多学科融合,打造不同类型科技团队。

制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优化科研资源配置,交叉融合我校工科、农科、管理、人文社科等学科,汇聚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打造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团队。建立以团队为基础的科研组织管理新机制,充分发挥团队在科研组织中的基础作用以及在科研工作中的聚合效应;通过不同类型科技团队的建设,促进我校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出。

2.围绕产业特色,搭建专业化科技服务团队。依据区域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组建盐化新材料、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的科技服务团队,为服务地方贡献淮工智慧,提高我校服务社会能力。

3.优化团队结构,提升科研团队创新水平优化团队结构,统筹兼顾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与学缘结构,注重拓展交叉、协同创新,实现创新团队效能的最大化。加强科技伦理规范,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一流境外合作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一、建设思路

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发挥专业优势,突出特色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拓展与港澳台地区、欧美等境外高校的合作渠道与领域,实现对外合作交流区域化、特色化发展;推进创建国际化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带动校际合作交流、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科研合作等提档升级。通过实施“一流境外合作”计划,努力使学校国际化水平再上新台阶,达到建设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要求。

二、建设目标

聚焦“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进一步提高对外合作交流的层次和水平,在区域性和全球性高端国际教育战略联盟中发挥积极的影响力。聚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进国际联合实验室合作走深走实。深化台商学院建设,加强与港澳台地区高校合作,建好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推动海峡两岸科技与教育交流的融合发展。提升来华留学生招生质量和层次,实现来华留学生教育提质增效,进一步彰显“留学淮工”品牌。

三、建设举措

(一)实施对外合作交流机制创新工程

完善发展顶层设计。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持续建构学校“大外事”工作体系。完善学校外事工作规范,加大外事经费投入,为境外合作交流工作提供保障。建设国际交流合作信息库,推进全校各部门及教师个人国际交流合作信息共享。

激发办学主体动能。激发二级学院境外合作交流的主体意识,构建以国际化理念与显现度、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科研国际化等特色项目为重要参数的科学化、可量化、易操作的国际化办学考核指标体系,稳步推进二级学院的国际化发展水平;通过对相关学科专业的国际化建设,打造2-3个国际化示范学院。实行校际合作项目负责人制度,鼓励和支持各院系与境外大学的相关院系签订合作协议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校际合作协议有效落实。

(二)实施国际化师资队伍提升工程

推进“翔宇海外引智工程”建设。加强海外引智工作,完善以“为我所用”为核心理念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交流机制,聚焦引进“高精尖缺”人才,聘用外籍(境外)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1.5%以上。坚持德才兼备为导向,完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绩效评价机制,将学识水平、师德品质等基本素质,沟通表达、团结合作等综合能力以及科研水平、人才培养等工作绩效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健全长期外籍专家用人制度,探索将长期外籍专家纳入学校编制内管理制度;建立聘请短期国际学术大师的渠道和机制。完善海外访问学者制度,每年设立1-2个流动编制,聘请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核心优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境)外杰出专家学者,实现国际学者的柔性流动。拓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合作院校1-2所;进一步整合和挖掘海外友好高校资源,将海外引才的合作院校(机构)拓展至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

实施教师境外研修提升计划。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和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机制,加大中青年教师出国境派出力度;充分利用学校外教资源,加强教师外语培训,突破对外交流屏障;实施全英语(双语)教学中青年教师海外培训与访学计划、管理人才海外培训计划,拓展教师与管理人员的国际化视野;实施“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发挥海外引进人才优势,带动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利用政府出国研修项目、境外办学机构等平台资源,每年选派50名左右的教师出国(境)进行任教、访问与科研合作,境外学习经历(1年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20%以上;每年选派教学、管理部门工作人员20人次赴境外高校进行语言及对口管理知识的学习、交流,拓展管理人员的国际化视野,提高高校内部治理国际化水平。

(三)实施国际化精英人才培养工程

完善以我为主多元融合的交流机制。加快高层次国际合作办学和交流步伐,深入推进与国际知名大学多种形式的合作,拓展友好境外高校50所;拓宽学生境外学习项目渠道,完善本科出国个人访问学习制度,构建学校、学院、学生三位一体的经费资助模式,加大学生派出力度与规模,境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达3%。设立“留学服务中心”,创新学生留学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打造中西融合全面培养的合作机制。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完成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力争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项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着力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在地国际化,有效提升学生国际化和跨文化素养;稳步推进与境外高校课程共建项目,争取在所有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中建设1门以上境外共建课程;依托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建立工程类与管理类专业的国际课程体系;建立与国(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制度,与3-5所境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本、硕、博项目;积极探索研究生层次的国际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拓展高层次国际合作联培项目,推进双校联合培养双学位硕士合作项目。

(四)实施国际化科研合作拓展工程

制定国际科研合作激励政策。支持相关学科举办领域内有影响力的系列国际会议,加大对具有产出效益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在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和国际专利申请的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合作成果。

持续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中欧运河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产学研国际化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与国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构建高水平合作的协同创新体系,在工程类学科领域建设2-3个高水平国际(或跨境)合作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和国际产学研合作机构。深化拓展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实质性、战略性科研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拓展科技成果的境外市场和空间。

(五)实施两岸四地高校融合发展工程

拓展教育交流新领域。拓展两岸四地优质资源,提升与两岸四地高水平大学合作交流的高度、维度和深度;深化现有合作项目,拓展校企合作科技平台,创建省级对台科技合作交流平台,推动合作项目区域性和特色化发展。

打造青年交流新平台。加强两岸四地高校教育合作与交流,打造两岸四地青年创新创业特训营活动特色和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运河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促进两岸四地高校教育资源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两岸四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六)实施“留学淮工”品牌建设工程

进一步提升来华留学生招生质量。拓展留学生招生渠道,加强与海外中学和孔子学院的联系,提高海外宣传力度,扩大高层次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规模,长短期来华留学生规模达到300人左右;拓展留学生教育项目,开展“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订单培养”项目。

进一步加强来华留学教育内涵建设。推进来华留学生趋同管理,推进中外学生在教学、管理和服务的趋同化,将来华留学生教育纳入全校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来华留学生教学质量的监督和管理,规范线下线上课程和教材引进,实现统一标准的教学管理与考试考核制度;推进来华留学生质量工程建设,力争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项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来华留学教育优质师资,打造1-2个国际化教学团队;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培育建设2-3门省级以上留学生教学精品课程。

进一步完善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优化留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建立来华留学生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各项教育管理制度;加大留学生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对来华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进行规范和指导。

进一步加强留学生“知华友华、爱校荣校”教育。继续打造特色文化工作坊,形成留学生文化活动品牌;加强对外汉语教学,提高来华留学生HSK-4/5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做好优秀来华留学生宣传报道,发挥示范效应;推进国际学生校友会建设,开展国际学生校友的联谊活动,提升我校国际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和淮工故事,彰显“留学淮工”品牌。

一流文化建设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一、建设思路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定不移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厚植校园文化底蕴,繁荣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一批重点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构建主流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传统根基深厚、学习创新氛围浓郁、校园环境优雅宜人的一流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为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淮安大学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建设目标

立足学校的“十四五”发展大局,积极发挥文化的凝聚、引领、辐射作用,以潜移默化的文化力量激发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彰显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打造知名的校园文化品牌,提高文化塑校育人能力。到2025年基本实现:办学理念鲜明,淮工精神进一步彰显;文化景观基本建成,文化设施进一步健全;坚持依法治校,管理制度日趋完善,积极打造幸福校园、平安校园、智慧校园、美丽校园,稳步推进校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建成全国文明校园,校园文化气息浓,师生文明素养高,学校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三、建设举措

(一)深入推进精神文化引领工程

持续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以一流文化建设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不懈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升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完善巡学旁听等制度机制,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研究阐释、宣传普及持续深入,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大力弘扬周恩来精神,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进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工程,传承弘扬优秀地域文化,践行“明德尚学、自强不息”淮工精神。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推出一批优秀研究成果。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大力加强江苏省重点智库苏北发展研究院和中欧运河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等研究基地建设,更好推动政智对接和决策咨询成果转化。抓牢“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管理,扎实做好“淮阴工学院”学习强国号运维工作。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淮阴工学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办法》,认真实施思想素质提升、课堂教学育人、文化阵地建设、管理服务育人、队伍建设保障、党建工作创新“六大工程”,深化“十大育人”体系构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思政格局,推动“三全育人”。举办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召开、新中国成立75周年、抗战胜利80周年等重大庆祝活动,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礼敬国旗、国歌、英雄”“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等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切实加强新闻舆论和网络文化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修订完善《淮阴工学院新媒体建设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淮阴工学院新闻网宣传管理实施细则》《淮阴工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管理办法》《淮阴工学院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工作制度,做到严格执行。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提高舆论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强化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监测预警、处置引导。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等校内媒体建设,使其成为展示学校风貌、进行对外交流、开展宣传教育、活跃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建好融媒体中心,加强新媒体传播矩阵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志愿者实践基地”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空间。

(二)持续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工程

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氛围。每年上半年围绕“4·23世界读书日”举办书香校园系列文化活动,下半年举办一年一度的“知不足”读书节,深入开展“知不足”讲坛、校园同读一本书、“艺术的魅力”经典影视鉴赏、我为图书代言、名师导读等精品活动。以深入开展两大品牌活动为契机,全年常态化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读书活动,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平台进行阅读宣传与推广。

大力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定期举办各类报告和讲座,追踪学术前沿、拓展知识领域、汲取精神营养。重点推进高水平大家、名家来校讲学每年不少于10场。将“江淮论坛”打造成“江淮学术论坛”,“翔宇讲堂”提升为“翔宇名家大讲堂”。

着力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组织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进校园为师生演出经典作品。推进淮工民乐团、淮工京剧协会、大学生管弦乐团建设。持续开展每年度新生开学第一课、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五四表彰晚会、“一二·九”纪念歌会和学生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不断创新“一课两礼三会”仪式感教育。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活动。稳步推进“一院一品”工程,打造活动品牌。

(三)全面实施幸福校园建设工程

聚力打造“四心”校园。坚持师生为本,持续开展“暖心第一课”、教职工“集体生日沙龙”、“淮工感谢您”教职工荣休谈心等活动,深入实施“春夏秋冬四季永助”资助育人工程、“成长相伴、心灵护航”心理关爱工程,着力打造学习开心、工作顺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的“四心”校园,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担当作为的幸福校园文化氛围。

全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持续开展“翔宇师德标兵”“翔宇教学名师”“翔宇辅导员标兵”“翔宇岗位能手”和“淮工好人”评选,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典型示范效应,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四有”好老师。

努力打造校友文化品牌。进一步联络和开发校友资源,构建互联互通、信息精准的校友网络。加强校友与母校的感情联络,搭建校友与母校合作共赢平台。汇编优秀校友风采录,深入开展“校友讲坛”“优秀校友面对面”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老领导、老同志、老教授史料档案建设。

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弘扬“时代楷模”和“道德模范”品格精神,传递“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道德力量,彰显新时代淮工人精神风貌。以淮安市获批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建成全国文明校园。深入开展“校园廉洁文化活动周”系列活动,积极打造校园廉洁文化。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和志愿服务,提高师生法治素养和文明素养。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

(四)有序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工程

积极推动学校形象标识系统使用。完善学校形象标识系统,出台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办法,规范使用学校名称、标准色、标准字体以及校徽、校旗、校歌等文化标识,加强学校文化产品的开发、使用和推广。做好学校年鉴编纂工作。

精心打造凸显办学特色的场馆文化。加强文化景观规划与建设,完善翔宇广场、自强广场、楚天广场和图书馆、校史馆、体育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教室、实验室、办公场所、学生宿舍、食堂等文化环境建设,精心打造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场馆文化、楼宇文化,彰显学校文化内涵。加强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努力建设生态美丽校园。新建枚乘路校区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

一流治理创新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一、建设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人本、协同、创新、智能理念,坚持以优化治理体系为核心,以加强制度建设为关键,以深化改革创新为抓手,以强化能力建设为保障,持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顺利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淮安大学提供有力保证。

二、发展目标

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学校“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会参与”治理结构更加完善;制度体系更加完备,建成具有淮工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创新更具活力,形成引领发展、高效运转的体制机制;管理效能显著提升,构建协同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高水平管理服务体系。

三、建设举措

(一)实施治理结构优化工程

1.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进一步完善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明确议事决策范围和议事清单,规范会议决策程序、决策规则和决策行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2.完善学术治理体系。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导向,探索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与符合学校实际的学术评价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加强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完善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工作指导、学术评价以及学术道德规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向院系放权、向教学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放权,推进学术权力下移。

3.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加强校院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工会和群团组织建设,不断健全师生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调动师生参与学校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促进教代会、学生会等利益相关群体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强化信息公开与社会监督,修订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依法依规推进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等校务公开,保障师生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实施制度体系完善工程

1.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规章制度。修订完善学校章程,全面体现“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要求,提供与时俱进的依法治校依据。以“管办清晰、权责明确、崇尚学术、管理科学”为制度建设目标,系统开展规章制度“立、改、废、释”工作,确保制度之间内容协调、科学衔接,进一步完善根本制度稳定、基本制度完备、具体制度配套的制度体系。

2.强化规章制度执行。牢固树立制度意识,将提高制度执行力纳入学校干部培训和党员学习专题,推动党员干部做制度执行的表率,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主动宣传制度。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把制度执行和监督贯穿教学、科研等各领域治理全过程,以问题为导向做到精准监督、精准施策,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现象,增强制度权威性,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3.优化综合考核机制。坚持系统思维、全面考量,实事求是、适度加压,突出重点、体现差异的原则,持续修订完善学校目标任务综合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充分发挥考核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坚持日常监测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充分运用督查、调研、监测等方式,分领域开展过程管理。坚持把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相衔接,树立重实干、重担当的鲜明导向。

(三)实施综合改革深化工程

1.调整优化机构设置。立足新阶段学校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厘清各治理主体的功能定位和权责划分,明晰各部门单位的工作边界和职能分工,充分释放资源要素,有效强化环境互动,持续激发内部活力,着力打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开放包容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系统和机构布局,全面推动学科交叉、校城融合向实处发展、向深处推进,持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率。

2.深化校院两级管理。顺应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放管服”改革要求,按照“权责相符、重心下移、统筹推进”的原则,全面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持续强化二级学院(部)办学主体地位,充分激发“院办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对接二级学院(部)的工作机制,强化分类指导,以发展战略为指引,以资源和政策为杠杆,以规范权力运行为保障,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管理实施办法,确保“学校放得有序、学院接得有力”。

3.推进内部机制改革。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进一步推进由“数量导向”到“价值导向”的评价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人才引聘制度改革,优化一院一策、一人一议机制;持续推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坚持分类申报、分类评聘;持续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科技改革30条”政策精神,进一步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强化内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预算、资产、后勤等管理领域改革。

(四)实施治理效能提升工程

1.推进智慧赋能治理。统筹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强化系统集成、数据融合和网络安全保障,打造现代信息技术赋能高校治理的新生态。整合数据资源,构建数据支撑的评估决策分析体系,实现科学化治理。延伸服务链条,便捷服务流程,满足个性需求,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实现精细化治理。打破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让数据架起连心桥”,推进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联动,实现协同化治理。

2.提升内部管理质效。进一步优化管理服务部门工作职责和运行机制,注重发挥辅助决策、服务基层和督查督办的职能。进一步明晰工作流程,提升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提高管理绩效和服务效能。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突出安全责任落实,完善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和处置机制,积极构建群防群控、群管群治、合力协作的安全工作机制,推动平安校园建设提档升级。

3.提高队伍治理能力。坚持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提升干部队伍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坚持把提升治理能力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全面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把治理能力作为干部评价使用的重要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干部选拔任用依据,持续激发干部提高治理能力的内生动力。

一流条件建设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一、建设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改善条件,优化配置,运行高效,保障有力”为目标,按照“布局科学、功能合理,资源丰富、设施先进,协同推进、使用高效”的工作思路,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转变服务模式为手段,围绕淮安大学建设,对学校办学条件保障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全面提高条件保障能力,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二、建设目标

全面建成与高水平淮安大学发展相适应的,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多元参与的现代化校园条件保障体系。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教学科研设备值及馆藏图书等指标达到大学条件;实验室建成体制规范、管理科学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平台和服务地方发展的前沿阵地;“全面感知、深度融合、多维服务”的智慧校园环境不断优化,建成更高水平智慧校园;加快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内控体系不断优化,资金渠道畅通多元,资源配置统筹高效,后勤保障精细有力,校园环境建设取得明显实效。

三、建设举措

(一)实施校区功能优化工程

一是实施现有校区新建项目。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分批推进大学生活动中心、科技大楼、工程训练中心以及学生宿舍、食堂、游泳馆建设,持续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统筹推进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建设,确保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对校舍的刚性需求。二是实施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分批对北京路校区和枚乘路校区地下基础设施进行整体性改造升级,降低能源损耗,提升基础设施保障服务能力。三是实施老旧校舍修缮项目。分批对学生宿舍楼、教学实验楼和办公楼等老旧校舍进行整体性修缮,改善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四是实施校园美化亮化项目。坚持以人为本、绿色生态的服务理念,制定校园环境建设规划,提升枚乘路校区北园和南园中心广场美化亮化工程,完善校园广场、道路、绿地等公共场所服务设施。

(二)实施实验室建设提档升级工程

强化实验室整体设计,提高教学科研保障能力。推进公共基础实验中心、工程实训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按照大学科、平台式模式,加强跨学科、多学院共享共用平台建设,实现实验教学及科研资源共享。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校企共建实验室、产业学院(行业学院)建设,积极支持二级学院与科大讯飞、阿里巴巴、百度、中兴、移动等知名企业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和研究基地。强化实验室建设可行性论证,突出“先进、安全、规范、集约、特色、共享”的基本思路,提升实验室建设先进性和集约化水平。严格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创新实验室管理体制,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深化公共实验(实训)中心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开放、共享机制,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信息平台,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条件保障能力。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健全管理体系,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创建安全实验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实验室使用效益、设备利用率和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考核,全面提升实验室资源利用率。实行引培结合、专职结合、校内外结合等方式,吸收高层次人才充实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全面提高我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

(三)实施5G+智慧校园建设工程

全面实施5G+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多渠道引进社会资源,应用先进的5G技术,不断完善信息化技术基础设施和5G创新应用,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泛在化基础环境,实现教育科研空间化、智能感知全面化、数据分析决策科学化、资源应用服务超融合化,全面建成更高水平智慧校园。

利用5G的技术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提升校园网的接入能力和覆盖范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智能化终端配备,构建一张5G教育云网的信息化基础环境。综合运用5G互联网、物联网、虚拟仿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设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服务为重点的创新应用体系。促进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彰显学校5G+智慧校园建设“见云见智见服务”特色。

(四)实施内控体系优化工程

坚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综合平衡、协调发展,勤俭办学、讲求效益”的基本原则,优化资产配置,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将学校资源重点投向对学校发展有重大影响、能够产生显著效益和标志性成果的领域。坚持开源节流,建立实物标准配置、费用定额控制制度,以成本为基础,以绩效为导向,确立以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为目标的绩效管理模式。推进房产切块管理及有偿使用,完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系,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及其职责权限;探索“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房产资源配置机制,推进房产资源有偿使用,提升房产资源使用效益。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经费保障。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的办学条件建设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将办学条件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技术培训等列入年度财务预算,确保有足够的经费用于办学条件的建设与发展。拓宽经费筹措渠道,依靠财政支持、校企合作、校友捐赠、银行贷款、政府债券等多元化、多层次、多动态的筹措方式,满足办学条件建设与发展的要求,促进办学条件建设与发展稳步提高。“十四五”期间,学校综合财务收入≥50亿。

(五)实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工程

保障生均年进书量(包括电子图书)3册,图书总馆藏达到187.99万册。推进馆藏数字化建设,实现52万种规模的纸本资源馆藏数字化目标。坚持一流服务,筹建学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打造一流阅览环境,按照数字化、智慧化要求建设新校区图书馆,对北京路分馆进行大流通改造。强化一流管理,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构建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持续开展“世界读书日”和“知不足”读书节品牌活动。充分发挥好校园书店的育人作用,为读者搭建读书交流与互动平台。建成网上校史馆。

(六)推进绿色校园建设工程

加强后勤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及时、高效、优质、全覆盖的快速反应机制,促进后勤保障服务更加公开、透明、阳光、规范。完善学校物业管理制度,推进物业管理的区域化、专业化、信息化整合,核定绿化、保洁、保修、水电暖设备管理等专项物业服务规范标准。

推动绿色校园建设。建立健全用能管理制度体系,制订有效的节约激励政策,推进计量管理设施全覆盖。通过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开展能效分析、能耗审计等工作。加强节能管理人员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积极推进校院两级能源管理,加强绿色校园宣传、教育与管理。对校园环境整体提升进行规划,抓好校园环境治理提升,校园绿化整体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效果,全面建成“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的绿色生态校园。

一流党建工作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一、建设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学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创优,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淮安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建设目标

1.新思想的落实更加自觉。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每年组织新思想理论宣讲不少于100场,引导师生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坚定不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2.党建制度体系更加严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把党建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全局性、基础性和关键性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抓实。对已有党建制度进行梳理,及时做好修订完善工作,定期监督检查制度执行情况。

3.党建业务工作更加融合。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建立健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长效机制,提高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成效,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创优,着力打造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4.基层组织建设更加过硬。落实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教育部高校党建工作“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深入实施全省高校三级党组织“强基创优”建设计划,持续抓好校内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持续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教师党员先锋工程、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等,加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切实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5.党员干部更加担当作为。进一步健全选育用管全链条培养机制,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治理能力,推动领导班子运行状态、校园政治生态、事业发展势态“三态”持续向好,细化落实“三项机制”,持续开展党员干部学习周恩来“六个杰出楷模”专题教育,激发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6.全面从严治党更加深入。进一步增强管党治党意识,不断深化管党治党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审计监督,健全“纪监巡审”联动机制,做好问题整改工作。将制度建设贯穿全面从严治党的始终,形成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体系,严抓制度的贯彻执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

三、建设举措

1.突出政治统领,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专题研究或出台具体落实举措。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政治学习、培训和政治建设调研访谈,抓好中层干部尤其是优秀青年干部政治历练;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及相关制度,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贯彻“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畅通经常性交流沟通渠道,落实“一把手”末位表态等。

2.深化理论武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实中心组巡学旁听制度,中心组集体学习每年不少于12次,其中集中研讨不少于6次,每位中心组成员重点发言至少1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贯彻《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落实江苏省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普遍提升,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深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完善定期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确保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每年不少于2次。用好“学习强国”等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学习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淮阴工学院”学习强国号建设。

3.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过硬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推进实施“翔宇党建强基工程”。充分发挥二级党组织政治功能,严格执行二级学院党委会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健全完善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接续推进教育部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省高校三级党组织“强基创优”建设计划,扎实抓好校内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形成以上率下、上下联动的良好培育创建机制。巩固深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优质化特色化建设成果,督促指导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严格按照培育创建计划、扎实推进过程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全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深入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教师党员先锋工程、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确保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率100%。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创新,接续做好最佳党日活动方案和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立项培育工作,提升党建工作“一院一品”建设内涵和质量,推进“翔宇支部书记示范工作室”创建,构建“智慧党建平台”,努力培育一批党建工作典型。出台《淮阴工学院党内表彰奖励实施办法》等,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党建荣誉体系;对照硕士培养单位要求和标准,完善修订《淮阴工学院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加强在优秀大学生和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4.选育用管并重,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治理能力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落实好干部标准,充分运用“五突出五强化”干部选用机制,深入推进“五抓五强”行动。制定《淮阴工学院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程》,有计划地推进学校干部队伍年轻化,出台《淮阴工学院推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打造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干部队伍。重点做好中层班子和领导干部届中调整和2023年集中换届等工作,推动中层班子运行状态、学校政治生态、事业发展势态“三态”持续向好。持续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80后中层干部达40%左右,其中85后达10%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中层干部达50%左右,其中二级教学单位具有博士学位的中层干部达60%以上。合理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完善“三项机制”,推进轮岗交流,着力构建忠诚干净担当、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高质素专业化干部队伍。每年对全体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达到中层干部110学时/年、科级干部90学时/年规定学时要求。推荐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参加省科技镇长团挂职、省内外高水平大学跟岗锻炼,不断政治能力和治理能力。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学习周恩来“六个‘杰出楷模’”专题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优化年度考核与平时考核、专项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办法,推进干部考核信息化系统建设,充分发挥考核在干部干事创业中的正向激励作用。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

5.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创优。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机制,加强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综合考核,提高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成效。深入推进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不断完善相关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深入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以党建工作引领教学科研,推进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良性互动、共同提升。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评聘考核体系,强化思想政治表现和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建研究”指标纳入考核工作体系,在淮阴工学院学报增设党建研究工作专栏,积极营造浓厚党建研究氛围,鼓励党务工作人员围绕工作突出问题,申报党建研究课题,发表高水平党建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论文。

6.强化“两个责任”落实,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认真落实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结合职能部门职责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流程管理,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提升工作成效。探索校内巡察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推动巡察“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重点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师德师风失范等突出问题,着力推进职能部门健全完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对违纪违规苗头性、倾向性轻微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明规矩、知底线意识。聚焦学校“关键少数”“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常态化开展督查排查工作,推动各部门单位不断推进业务规范化建设,切实强化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建设。



校区及地址
枚乘路校区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
北京路校区
地址:淮安市清江浦区北京北路89号
萧湖校区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城河街1号
Copyright 淮阴工学院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苏 ICP 备:1003313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80102000208号